报告时间:2014-9-30
报告地点:马克思学院
报告人:
为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川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会第七次年会于2014年9月26日—28日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9月27日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全体教师田永秀、胡子祥、徐文生、陈洁、钟勇华、汪澎老师均莅临赴会。
9月27日上午,研讨会正式开幕。会上,四川省教育厅宣传思想处处长陈晓红就继续加强思政课建设的标准、提供思政课建设的政策保障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会上完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会新老会长的交接,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四川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会原会长鲜于浩教授因年龄和身体原因不再担任会长一职,新任会长由新葡萄8883官网AMG政治学院何云庵教授担任,同时,为表彰鲜于浩教授为学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会议一致同意由鲜于浩教授担任学会名誉会长。
会上,国家特级教学名师、政治学院退休教授朱铃老师做了题为《为实现中国近现代史教师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报告。朱铃老师的讲座结合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思考,紧紧围绕“怎样讲好纲要课”,怎样才能把纲要课上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课这一问题进行。在报告中,朱铃老师指出,要把纲要课上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课,出路只能是创新:既需要理念的创新,同时也需要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朱铃老师认为,要把纲要课上好,关键在于把握好三个“度”:高度、深度、热度。所谓“高度”,就是要有“时代性”,就是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去看待历史发展,寻找历史、现在与未来的连接点,从对历史的思考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所谓“深度”,就是要有“说服性”,就是不仅要讲清是什么,还要讲清为什么;而深度的灵魂在于分析,没有分析,就没有深度,讲课就是浅薄的。所谓“热度”,就是要有“感染力”,也就是要求老师在讲课中应该是有感情的,老师应该通过令人感动、令人触动的生动事例去感动学生;而感情体现在老师讲课时语气的抑扬顿挫、肢体动作的配合以及语言的生动。朱铃老师虽已85岁高龄,但热情饱满、声音宏亮、中气十足,充分体现了朱铃老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思政课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青年老师成长的无限关爱;同时,这场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也如同一次优质的示范课,充分展现了朱铃老师高超教学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与会老师都深受触动,受益匪浅。
在下午的分组讨论会中,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的田永秀老师、胡子祥老师、钟勇华老师、汪澎老师在各自所在的小组分别就我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国家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情况、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的最新动向以及如何进行纲要课实践教学等问题做了发言,并和与会老师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与会老师的高度评价。同时,通过听取四川大学、四川警察学院等高校进行纲要课实践教学的经验和体会,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的诸位老师也颇受启发、受益良多。